Water and Waste water
隨著台灣對污泥處理處置的要求日益嚴格,相關政策與標準持續完善,無害化與資源化已成為該領域的重要發展目標。然而,由於長期以來台灣在污水與污泥處理的進展不平衡,污泥處理處置未能同步提升,導致污泥處理處置問題面臨諸多挑戰。
![]() 根據統計,台灣每年產生超過200萬公噸的污泥,主要來自工業與市政污水處理廠。這些污泥大多需經過濃縮、脫水等處理程序,再進行掩埋、焚化或其他資源化利用。然而,由於污泥含水量高且含有大量有機物,傳統處理方式往往難以有效降低處理成本,並且會產生昂貴的處理費用。尤其是污泥掩埋和焚化這兩種主要處理方式,不僅成本高昂,還可能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,促使污泥處理成為政府與企業亟需解決的環保挑戰之一。 污泥作為污水處理的副產物,含有大量有機物,其有效處理至關重要。目前常見的污泥處理技術包括污泥濃縮、污泥脫水、污泥厭氧消化、高溫好氧發酵及污泥熱乾化等過程。在這些工藝中,污泥的含固量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。若含固量測量不準確,將增加污泥處理的難度,並導致工廠能耗增加及可能的二次污染。
![]() 為了應對污泥處理處置中的含固量的測量問題,Endress+Hauser推出了一款能夠精準測量污泥含固率的全新製程儀錶:微波固體濃度計Proline Teqwave MW 300/500(以下簡稱「Teqwave MW」)系列。該產品能夠實現污泥濃度的線上、即時且精確的測量。 Teqwave MW 集結了高效、節能與環保特性於一身,運用微波技術,通過測量微波在污泥中的傳播時間和信號強度變化,來準確計算污泥的總含固量,可測的濃度範圍涵蓋0-50%的總含固率,重複性精度可達到0.01%,不僅可測量總含固率,更可同時監測溫度和電導率。若和電磁流量計搭配使用,還可以輸出污泥總負載值。
![]() ![]() 透過Teqwave MW,使用者可以實時監控進泥與出泥的濃度,並依據濃度調整藥劑的配比,決定加藥濃度與加藥量,從而簡化並優化污泥處理過程,大幅提升處理效率,降低能耗,實現真正的綠色處理。
![]() 精準測量污泥含固率,不僅能優化污泥處理處置流程,還開啟了污泥資源化利用的新篇章。這不僅對環保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,也是未來永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。 除了污泥處理領域,Teqwave MW 還可應用於造紙業、泥漿鑽井、生物質發電及乳品廢料處理等行業的總含固量測量需求。
|